笃力担当积极创新——地信中心全力服务自然资源管理
作者:黄玉青、张靖/文图 来源:地信中心 点击数:0 发布时间:2021-05-19
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准确把握“两服务、两支撑”根本定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适应新形势变化、新技术发展,进一步做到“两支撑、一提升”,这是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练内功、强基础,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自然资源执法督察、生态保护修复和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全力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支撑自然资源评价
地信中心近年来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领域,积极开展了专题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分析,充分利用精准、权威、翔实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发挥地理信息技术优势,在城市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生态保护、大秦岭自然资源状况监测等方面开展工作,对掌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现状、守好绿水青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国家、省级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围绕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依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数据等,地信中心创新开展生态环境科学评价,分析区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及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个分指数,对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科学评价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为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提供信息支撑。
研发综合数据管理平台,支撑自然资源海量数据管理
依据新型基础测绘要求,地信中心集聚技术骨干,组成团队在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方面开展前沿探索,开展了多源异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多库数据联动更新、多态混合存储、数据湖索引码、逻辑库权限管理、多源数据变化发现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地理空间数据湖的产品载体,研发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湖软件1.0,设计并实现了能够满足省、市级空间信息资源统一存储管理,多库数据联动更新,多源数据融合,产品定制组装等需求的数据综合治理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在基础测绘数据管理、应急管理、市级自然资源部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
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支撑自然资源信息化
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的“1+1+1+3”信息化总体架构,结合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信息化建设设计,地信中心编制了符合市级自然资源部门实际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依托“天地图·陕西”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底层支撑平台“YouMap”系列软件,地信中心开发了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可满足基础测绘、遥感、规划、土地、林业、地质、矿产资源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存储需求,能够贯穿市、区两级部门实现联动,形成了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分布式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电子政务系统、自然资源一张图应用系统、自然资源基础信息云管理与服务平台、移动办公系统、自然资源三维分析系统、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等子系统,包含基于平台的执法监察、土地审批、预选址等一体化业务功能。此外,针对保密要求,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涉密环境下的分析结果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深度融合了市级“多规合一”平台,能够满足市级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的集中归集和统一管理需求,可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和专题应用对接,同时可提供各类资源监测、用地管控、智能审批服务,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真正实现了符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的“1+N”应用模式。
该平台目前已应用到地市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推动了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索实景三维技术,支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实现三维立体“一张图”、提升自然资源数据可视化能力,对于高效直观展示数据、辅助科学决策至关重要。地信中心凭借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可视化、分析与应用的技术经验,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开展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可视化与分析应用功能研究,并基于市级自然资源部门数据,初步建设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系统,可满足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自然资源数据展示应用需求,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耕地保护、审批监管等自然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目前,地信中心正在依托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信息化项目,不断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数据内容,继续探索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多级自然资源管理、应用和共享服务机制。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技术优势,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地信中心责无旁贷、使命在肩。中心将紧抓“十四五”开局的宝贵机遇,继续将强化科技创新和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能力作为第一要务,锐意进取打造一流国家队伍,在新时期、新发展阶段为自然资源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